院工作动态
漾濞6.4级玛多7.4级地震专家谈(四)
2021-05-27 09:27:12  来源: 字体: [ ] 打印
1.39K

云南漾濞6.4级和青海玛多7.4级地震后,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立即组织专家就地震灾害风险防控、科技进展及新技术应用进行了研讨,现以系列文章连载的形式与社会公众分享。

?

连载之四:推广隔震技术,让应急指挥系统固若金汤

 

作者:黄剑涛、宋廷苏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9.0级大地震中,相当一部分应急指挥机构失去功能,使灾情加剧,政府受诟病。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中,重灾区大部分具有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功能的建筑与普通建筑一样,也发生了倒塌或严重破损,应急指挥功能遭受到严重的损伤,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目前,最有效的抗震技术是减隔震技术。减隔震技术是减震技术和隔震技术的统称。隔震技术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隔震建筑受到的地震力约为传统抗震建筑的20%。减震技术指在建筑物中设置消能器,地震时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保护建筑安全。隔震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双保护”:不仅能保护建筑自身安全,还能保护建筑物内部设施的安全。


隔震建筑与传统抗震建筑地震表现模拟动画

     
       传统抗震技术主要通过保证建筑物大震时不倒塌或者不瞬间倒塌,以使人有逃生时间,是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最终目标的。但既不能保证建筑物完好,也不能保证建筑内物品及其功能完好。传统抗震技术不能满足应急救援指挥建筑的功能要求。减隔震技术具有的“双保护”特点,是确保应急救援指挥建筑发挥应急救援功能的最佳选择。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9.0级大地震中,福岛第二核电站一栋建筑采用隔震技术,震后成为指挥中心,对应急救援工开展发挥重要作用。该栋建筑震后照片如下图所示。


       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我国迅速建立了多层级的应急管理体系,迅速初步建立起了多层级的应急指挥救援技术体系。但这些机构基本都身处普通建筑,有些身处高楼层,这显然不能适应抗大震、救大灾的要求,为此建议:
       (一) 正确宣贯国家《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通过立法、修例、法律释义或司法解释等途径,强制在新建的应急救援建筑中使用减隔震技术。应急救援建筑包括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消防、通讯、电力、医院等建筑。
       (二) 强制对既有的应急救援建筑使用减隔震技术进行加固改造。
       (三) 应避免应急指挥救援机构场所设置在高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