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专家介绍(副主任委员) ——冯夏庭
2020-04-25 01:02:00  来源: 字体: [ ] 打印
1.39K



 
一、简介:
冯夏庭,男,1964年9月出生于安徽安庆潜山市,教授,博导,东北大学副校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前主席、国际地质工程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设计方法委员会主席、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国际深部地质工程合作研究计划主席、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曾任英国帝国理工、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南非金山大学、日本资源环境综合研究所等国际科研院校的访问学者、教授。2001年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人物经历:
1.学习经历
1982.9-1986.7: 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6.9-1992.1: 东北工学院矿山建设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993.10-1996.05:东北大学副教授(破格晋升)
1995.09-1996.03:日本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6.05-11:南非金山大学Senior Research Officer
1996.12-1997.11:日本国际工业技术研究机构特别研究员
1996.06:东北大学教授(破格晋升)
1998.02: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受聘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1.1-3:英国帝国理工,Academy visitor,
2001.6-2003.7: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2001.9: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3.7-2005.7: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
2011-2015: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
2017.08:东北大学副校长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研究方向及领域:
冯夏庭一直在岩石力学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这一新的学术研究方向上开展研究工作:岩土工程(包括滑坡)的安全性分析、评估、开挖与控制措施设计优化、实时监测;岩石力学的智能分析方法,包括本构模型的结构与力学参数的智能识别、岩石力学反问题的并行-智能数值计算方法、岩石力学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岩石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大型地下工程开挖与加固过程的全局优化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的综合集成分析方法与系统等;岩石力学并行有限元方法与软件; 岩石力学问题的温度-水流-应力-化学(THMC)耦合过程的试验、模型与数值分析方法;水化学腐蚀下岩石损伤局部化过程与时间效应研究。
 
四、学术成果:
冯夏庭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等40余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三峡工程永久船闸、糯扎渡和龙滩等水电站的高边坡,水布垭、拉西瓦、锦屏二级、乌东德、白鹤滩等水电站以及红透山等多个矿山工程等,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9部。译著3部。
在国际权威学报、国内核心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90余篇,EI收录200余篇。
 
五、获奖情况:
1.锦屏二级超深埋特大引水隧洞发电工程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2017年。
2.硬岩高应力灾害孕育过程的机制、预警与动态调控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13年。
3.岩石力学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10年。
4.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和优化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排名第1),200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等奖(排名第1),2003年。
5.复杂条件下岩体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及分析方法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2等奖(排名第1),2003年。
6.线性岩石力学系统力学行为的智能分析与预测,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1等奖(排名第1),2001年。
7.岩体结构系统非线性变形破坏演化特性的智能识别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奖2等奖,(排名第1), 2001年。
8.“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变形与稳定性反馈分析及预报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2等奖,2002年,排名第9。
9.“南芬露天铁矿主运输平硐延长服务年限的综合技术研究”,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2002年,排名第8。
10.“智能岩石力学研究”,1998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基础类)3等奖(排名第1)。
11.“岩石分级与工程设计专家系统研究”,1995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3等奖(排名第2)。
12.“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计算机管理系统”,1998年,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1等奖,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本人是其子项目“开发边坡稳定性分析专家系统”的负责人,冶金工业部组织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